殳 (武器)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此条目需要编修,以确保文法、用词、语气、格式、标点等使用恰当。 (2012年12月16日)请按照校对指引,帮助编辑这个条目。(帮助、讨论)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2年12月16日)请协助改善这篇条目,更进一步的信息可能会在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扩充条目后将此模板移除。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2年12月16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殳 (武器)"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殳(shū)是一种冷兵器,中国传统“十八般武艺”中的其中一种兵器,其形状像枪矛,有棱无刃,长一丈二尺,[1]有大量先秦实物出土,戟柄之别名,[2]也就是无戟头或枪头的长柄武器,靠尾端的一部分,周代五兵之一。
由于其形状像捣米用的杵,所以又有“杵”的称呼,在商朝末年已经是普遍使用的兵器了。[3]
外部链接[编辑]
十八般兵器: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编辑]
^ 《考工记》殳长寻有四尺。八尺曰寻,是丈二也。冶氏为戈戟之属,不言殳刃,是无刃也。
^ 《诗·卫风》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又戟柄之别名。
^ 小佐野淳. 中國武術圖解. 台湾: 枫书坊文化出版社. 2012年. ISBN 9789866173943.
查论编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艺)五杂俎说弓 · 弩 · 枪 · 刀 · 剑 · 矛 · 盾 · 斧 · 钺 · 戟 · 鞭 · 锏 · 挝 · 殳 · 叉 · 耙 · 绵绳套索 · 白打水浒传说矛 · 锤 · 弓 · 弩 · 铳 · 鞭 · 锏 · 剑 · 链 · 挝 · 斧 · 钺 · 戈 · 戟 · 牌 · 棒 · 枪 · 杈九长九短九长枪 · 戟 · 棍 · 钺 · 叉 · 镋 · 戈 · 槊 · 耙九短刀 · 剑 · 拐 · 斧 · 鞭 · 锏 · 锤 · 钩 · 棒其它一刀 · 枪 · 剑 · 戟 · 棍 · 棒 · 槊 · 镋 · 斧 · 钺 · 铲 · 耙 · 鞭 · 锏 · 锤 · 叉 · 镰 · 戈 · 矛 · 环 · 橛其它二刀 · 枪 · 剑 · 戟 · 斧 · 钺 · 钩 · 叉 · 鞭 · 锏 · 锤 · 挝 · 镋 · 棍 · 槊 · 棒 · 拐子 · 流星 · 铁尺 · 扇
查论编中国古代武器种类短柄
剑
短剑
斩马剑
匕首
爪刀
刀
环首刀
横刀
手刀
雁翅刀
雁翎刀
柳叶刀
牛尾刀
大刀
长刀
斩马刀
朴刀
苗刀
片刀
蝴蝶双刀
棒
斧
钩
锤
锏
鞭
拐(旋棍)
环(圈)
笔架叉
越王勾践剑
打神鞭
长柄
棍
矛
枪
标枪
槊
戈
戟
钺
戚
殳
挝
叉
耙
铲
镋
狼筅
狼牙棒
战槌
薙刀
长柄刀
偃月刀
眉尖刀
凤嘴刀
钩镰刀
戟刀
青龙偃月刀(关刀)
三尖两刃刀
丈八蛇矛
钩镰枪
火尖枪
方天画戟
三叉戟
如意金箍棒
九齿钉耙
月牙铲
弓弩
弓
弩
连弩
神臂弩
床子弩
火器
火箭
火枪
突火枪
火铳
手铳
三眼铳
掣电铳
迅雷铳
碗口铳
虎蹲炮
一窝蜂
火龙出水
连锁
流星锤
绳镖
双节棍
三节棍
九节鞭
锁镰
分铜锁
攻城
云梯
冲车
巢车
望楼车
轒辒车
洞屋
鹅车
吕公车
投石机
回回炮
猛火油
其它
盔甲
盾牌
藤牌
钩爪
飞镖
峨嵋刺
鸳鸯钺
鸡镰(英语:Chicken sickles)
风火轮
这是一篇关于武器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查论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