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的来历,为何历朝历代都惧怕他们?金庸小说就取材于他们

🌌 365提款一直在处理中 ⏳ 2025-07-11 15:48:03 👤 admin 👁️ 873 💖 339
“游侠”的来历,为何历朝历代都惧怕他们?金庸小说就取材于他们

“游侠”的来历,为何历朝历代都惧怕他们?金庸小说取材于他们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物,有精明能干的商贾,有辛勤踏实的老农,有戍边卫国的将士,也有敢为苍生的儒生。各式各样的人物在组成封建时代不同阶层的同时,也留下一段段故事。然而有一种群体,却始终被历朝历代的人们既忌惮又向往,这种群体的名称就叫游侠。

01 游侠的来历

游侠最初之时多由民间武士组成,最早可追溯的游侠记载于《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所出现的越女其人。当时越王勾践听从相国范蠡的话,请越女出山为士兵教授击剑格斗之术。对于这种剑术当时都称为越女之剑,金庸老爷子的《越女剑》也是取材于此。

而继越女之后,带领游侠这个行业慢慢发展起来的还要属春秋时期的贵族:战国四公子。据《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这段话就详细指出了,游侠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存在于挑夫走卒之间,更是在各路诸侯贵族间开始蔓延了起来。

到了汉朝,情况就更加严重了,“长安炽盛,街闾各有豪侠”。导致一些王公贵族纷纷动辄招揽宾客,其中以游侠居多,专门帮助贵族做些杀人的勾当。而民间方面,则已当时的地头蛇为主流,如剧孟,郭解。有时,民间游侠的威望甚至是超过了许多公侯。这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是极其不乐观的现象。

展开全文

02 为何游侠不被人所待见

游侠本身来说,就是一种崇尚以武力来解决问题的一群人。他们信奉自由,不愿被世俗框条所束缚,讲究有仇立报。经常为一些小事便动辄杀人,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种严重不合国家法律,不遵社会条例的人放哪都是一群祸害。

如《汉书.游侠传》记录郭解的片段:“解为人静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感概,不快意,所杀甚重。”就能看出,郭解少年时便阴狠暴躁,尝尝自己感到不痛快便动武杀人,由此可见,在游侠心里以武力解决问题变成了根本。

若只是单纯的武力可能并不可怕,但加上足够的智谋便会变成恐怖的恶魔。游侠们开始了一次自己的转变,向“善”的转变。

03 影响扩大

以郭解等为首的游侠开始了自己的收拢人心之路。修桥铺路,注重德行,没过多久,又有更多慕名崇拜的人前来拜见。游侠的影响力甚至能影响到当时的朝廷。

及徙豪茂陵也,解贫,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徙。”上曰:“解布衣,权至使将军,此其家不贫!”一位平民百姓,他的影响力能让著名的卫青将军替他说话,这种蛊惑人心的手段堪称是闻所未闻。更有甚者,见有人劝阻大家不要奉送郭解而被其追随者杀害。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果随意破坏法律,凭所谓的义气武力行事,和平常的地痞又有何区别。更别说能够煽动人心,让人为他们卖命的游侠们,百姓们需要的是安定的环境,而不是一言不合便生死斗殴的场合。

04 总结

侠者,不仅仅是程勇斗狠,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奉献,见义勇为的传承精神。这种精神如同儒家君子之风一样,经过不断地演变,深深的烙印在中国人的身上。正如同金庸老爷子在《射雕英雄传》里说的那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当下社会,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们,才是真正的大侠。

参考资料:《汉书.游侠传》《吴越春秋.勾践阴谋传》《射雕英雄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